概述
iptables是linux自带的防火墙软件,用于配置IPv4数据包过滤或NAT(IPv6用ip6tables)。
在linux上,防火墙其实是系统内核的一部分,基于Netfilter构架,基本原理就是在内核网络层数据包流经的不同位置放置一些钩子(hook),利用这些嵌入网络层的hook来对数据抓取、控制或修改,iptables其实只是默认的netfilter控制管理工具,所以使用ps或者top看不到有一个“防火墙”的进程存在,防火墙是不能被卸载也不能关闭的,大家熟知的"service iptables stop"或者“/etc/init.d/iptables stop”命令只不过是清空所有策略和表,并把默认策略改为ACCEPT(允许)而已。
iptables有以下几个重点概念::
table(表):iptables内置4个table,不同的table代表不同的功能,每个table可以包含许多chain,不同类型的table对所能包含的chain和策略中的target的使用做了限定,一些target不能在一些table中使用。用户不能自定义table;
chain(链):chain可用包括一系列的策略,通过配置不同的chain可以对不同作用的策略进行分类,iptables内置5个chain对应netfilter的5个hook,用户也可以自定义chain;
command(命令):command是对表或链的操作动作,比如添加、删除、修改等等;
rule-specification(策略):包括下面的匹配规则和目标;
match(匹配规则):定义本条策略适用于那些数据包,匹配规则可以包括协议、源/目的地址、端口等等;
target(目标):对匹配上规则的数据包采取的操作,target可以是一个动作或者自定义chain,常见的动作有丢弃(DROP)、允许(ACCEPT)、NAT等等,当target是自定义chain时,数据包进入自定义chain继续匹配;
policy(默认策略):内置chain的默认动作,每个chain只能有一个policy,如果数据包匹配某条chain匹配完最后一条策略依然没有匹配上,那么就采用policy的默认动作。policy不匹配规则,而且target只能是丢弃(DROP)或允许(ACCEPT),自定义chain不能定义policy。
表
iptables的4个表分别是:
filter(过滤):数据包过滤/拦截,可以包含INPUT、FORWARD、OUTPUT这3个内置chain。
nat(地址转换):IP地址或端口号转换,可以包含PREROUTING、OUTPUT、POSTROUTING 3个内置chain,nat table在会话建立时会记录转换的对应关系,同一会话的回包和后续报文会自动地址转换,这是因为nat使用了ip_conntrack模块。
mangle(包管理):用来修改IP报文,可以包含PREROUTING、OUTPUT、INPUT、FORWARD、POSTROUTING 5个内置chain。
raw:此表的优先级高于ip_conntrack模块和其它的table,主要用于将有会话状态的连接(比如tcp)的数据包排除在会话外。可以包含POSTROUTING、OUTPUT两个内置chain。
看到这里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,为什么table只能包含一些而不是全部的chain呢?我想这个构架是按需设计而不是按功能设计的,尽管table不是包含所有的chain,但是每种功能的table都包含了实现这种功能所需的chain,即使包含更多的chain也是累赘或者无用的,而且实际上用起来也的确如此,够用了。
还有就是不同table生效优先顺序问题,先后优先级是这样的:
raw > mangle > nat > filter
所以,如果有filter禁止ping目的地址2.2.2.2,而nat又有策略将目的地址1.1.1.1转换成2.2.2.2,那么ping 1.1.1.1是ping不通的。
不过一般情况下filter是不会和nat的策略打起架来,比如INPUT chain能做filter,却不能做nat,PREROUTING能做nat却不能做filter,而且PREROUTING只能做目的地址转换,不会对源地址过滤的需求造成麻烦,所以通常是不会相互干扰的。
链
iptables内置的5个chain:PREROUTING、INPUT、OUPUT、FORWARD、POSTROUGING,这5个chain分别与netfilter中数据转发路径上的5个不同的位置挂钩,以匹配筛选不同类型的数据流,如下图所示:
其中:
PREROUTING链:应用于所有进入机器的ip包,包括目的地址是本机和目的地址非本机的包。
INPUT链:应用于所有目的是本机的包,也就是目的IP是本机接口地址,所有发给本地socket的数据都经过它。
OUPUT链:应用于所有由本机产生的包,所有应用程序发出的数据都经过它。
FORWARD链:应用于所有经过路由决策被转发的包,也就是目的地址不是本机的数据包。
POSTROUGING链:应用于所有发出机器的IP包,包括本机发出的和从本机转发的数据包。
策略匹配按照重上到下的顺序进行,当测试到某策略匹配时执行target并跳出,不再向下匹配,当测试到最后一条策略仍不匹配时,则采用policy指定的动作,如下图:
除了内置chain外,还可以自定义chain,自定义chain并不能利用netfilter的hook来捕捉数据包,但是可用于策略的分类,比如有3类不同的用户访问主机上的不同服务,如果所有策略都放在INPUT chain中策略会多而难以维护,这个时候就可以定义3个自定义chain,分别配置不同的策略,同时在INPUT chain中添加策略对来访者分类并将目标指向3个自定义chain。
自定义chain大显神威的地方在于动态生成策略,例如VPN服务器上,需要对不同分组的用户区别对待管理,但是用户IP是随机分配的,不能根据IP来区分用户组,这时候可以预先定义好各组chain,利用VPN服务端软件的一些钩子,当用户登陆时自动添加策略引导到自定义chain上来匹配。如果这时候没有自定义chain,那么策略的数量将是(用户数×所属组策略数),每增加一个用户,都要把所属组的全部策略添加一遍,这样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策略匹配上,性能下降很快。
命令
命令用来操作表和链,可以做这些操作:
清空一个table中包含的所有chain
创建、重命名或删除一个自定义chain,清空一个内置chain或者给内置chain设置policy(默认策略)
在某个chain中追加、删除、修改一条策略
显示策略
由于本文只讲概念和原理,所以暂时不提命令,命令的详细使用方法会在“iptables实用教程(二)”里说明。
以上就是iptables基本概念和原理 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学派吧其它相关文章!